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我院成功举办“药聚山海,智启未来”校友学术论坛
发布时间:2025-05-19    作者:    点击:[]

五月的青岛,海风轻拂,阳光正好。5月17日上午,我院在医学教育综合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以“药聚山海,智启未来”为主题的校友学术论坛。此次论坛旨在增进校友间的学术交流,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,推动药学院学科发展。学院党委书记李在宝,院长孙勇,党委副书记雷舒涵,院长助理马庆明、魏准、孙世伟出席,二十余位优秀校友代表及药学院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。

论坛在学院党委书记李在宝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。李在宝书记对重返母校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,他强调,母校永远是校友们的坚强后盾,期待大家常回家看看,共叙情谊,共谋发展。同时,他也寄语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,勇于创新,不断进取。

随后,优秀校友代表乔振上台发言。他深情回顾了求学期间的点滴时光,感恩母校的培育与老师的教诲。乔振鼓励师弟师妹们要珍惜在校时光,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,更要勇于探索未知,敢于创新突破。在科研过程中,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求知欲,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,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。

论坛的核心环节是学术报告。六位优秀校友代表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作了主题报告:

姚国栋教授(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)作了题为《阴与阳:中药抗癌成分的靶标内涵浅析》的报告,分享了中药抗癌成分的研究进展与个人科研道路上的感悟,为师生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。

甄乐研究员(中国药科大学兴药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)作了题为《前药:经典策略的传承与创新》的报告,介绍了前药策略的研究背景、研究方向及设计与发现方法,展示了前药策略在药物研发中的广阔应用前景。

朱丹丹副研究员(中国药科大学副研究员)作了题为《功能性树形分子的核酸药物适应性递送系统研究》的报告,探讨了高效安全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,为核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
乔振副研究员(康复大学副研究员)作了题为《靶向离子通道和受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》的报告,分享了癫痫、镇痛及帕金森疾病药物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及结果,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
霍青青副研究员(浙江工业大学副研究员)作了题为《基于界面工程的药物高效包载机制研究与应用》的报告,介绍了高效包载技术研究基础和研究新进展及对于这种技术的评价,为实现药物高效包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。

张晶博士(山东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)作了题为《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》的报告,分享了肿瘤芯片的构建等最新研究进展,展示了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科研成果。

下午,校友们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,参观了青岛大学医学发展史馆、人体生命科学馆以及学院的实验室。在参观过程中,校友们对母校的发展变化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欣慰,纷纷表示将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。

随后,校友们进行座谈,共话青春时光,气氛热烈而融洽。校友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,分享起那些年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。座谈会接近尾声时,校友们纷纷表示,虽然时光荏苒,但他们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从未改变。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回到母校,与师弟师妹们共话青春,传承那份永不褪色的情谊。

此次“药聚山海,智启未来”校友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药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与优秀校友面对面交流的平台,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,更加强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,为药学院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论坛结束后,校友们纷纷表示,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,共同书写药学院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。学院领导也表示,未来将继续为师生与校友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桥梁,推动药学院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
下一条:我院与青岛滕润翔检测评价有限公司共建就业实习基地

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药学院
  •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- 1    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